周默一直对古董有着难以言喻的痴迷,尤其是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铜镜。每到周末,他都会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古玩市场,寻找那些被时光遗忘的宝贝。他的公寓里已经收藏了二十多面不同朝代的铜镜,每一面都被他精心擦拭,陈列在特制的玻璃柜中。
这个周六的下午,周默像往常一样在老城区的巷弄间闲逛。夏末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,形成斑驳的光影。他刚从一个熟悉的古董店出来,手里拿着一面品相不错的宋代葵花镜,心情愉悦。
就在他准备回家时,眼角余光瞥见了一条从未注意过的小巷。巷子很窄,两侧是年代久远的老式砖房,墙壁上爬满了常春藤。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周默不由自主地拐了进去。
巷子尽头,一家招牌已经褪色的小店静静矗立。木制门楣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,上面写着镜缘阁三个古朴的大字。周默皱了皱眉,他自认为对这一带的古董店了如指掌,却从未听说过这家店。
门铃发出清脆的声响,周默推门而入。店内光线昏暗,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旧书的气味。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铜镜,从简单的素面镜到复杂的多钮镜,应有尽有。柜台后站着一位白发老人,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式立领衬衫,面容清癯,眼神却异常明亮。
欢迎光临。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温和,我这里的镜子,每一面都有自己的故事。
周默点点头,目光已经被店内琳琅满目的铜镜所吸引。他缓步走过一个个展柜,手指轻轻抚过玻璃表面。这些铜镜的品相出奇地好,有些甚至像是刚从古代工匠手中完成一般。
您对铜镜很有研究老人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身旁。
只是业余爱好。周默谦虚地说,目光却被角落里一面铜镜牢牢吸引。那是一面唐代风格的海兽葡萄纹铜镜,镜背雕刻着繁复的葡萄藤蔓和海兽图案,工艺精湛得令人惊叹。
老人注意到他的目光,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。好眼力,那是本店的镇店之宝。
周默走近那面铜镜,心跳不知为何加速了。铜镜被放置在一个红木架上,镜面朝上。令他惊讶的是,尽管是古董,镜面却异常清晰,没有一般古铜镜那种模糊感。
可以拿起来看看吗周默问道。
老人点点头,当然,它似乎在等您。
周默小心翼翼地捧起铜镜。镜子的重量恰到好处,入手冰凉却不刺骨。当他低头看向镜面时,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——镜中的自己似乎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,眼角多了几道细纹,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沧桑。
这镜子。。。周默抬头看向老人,有什么特别之处吗
老人深邃的眼睛直视着他,这面镜子能照见真实。不是表面的皮相,而是灵魂的模样。
周默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沿着脊背爬上来,但好奇心驱使他继续追问:它是什么年代的
唐代贞观年间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。老人轻抚镜背,传说它曾被一位道士施法,能够照见生死。
周默将信将疑地再次看向镜面,这次他注意到镜中的自己身后,房间的摆设与现实有些微妙的差异——柜台上多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青瓷花瓶,墙角似乎还站着一个人影。他猛地回头,却发现店内空荡荡的,只有他和老人两人。
多少钱周默脱口而出,随即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惊讶。他平时购买古董都会仔细考虑,但这面镜子似乎对他有种奇特的吸引力。
老人沉吟片刻,八千八百八十八元。这是个吉利的数字。
价格不菲,但仍在周默能够接受的范围内。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买下它。
交易完成后,老人将铜镜用红绸布包裹好,放入一个精致的木盒中。在递给周默时,老人突然握住他的手腕,力道大得惊人。
记住,老人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,镜中所见,皆为真实。若看到不该看的东西,切勿声张。
周默感到一阵心悸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当他走出店门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他回头想再看一眼店铺,却发现巷子里空无一人,镜缘阁的招牌也不见了踪影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回到家,周默迫不及待地取出铜镜,将它放在书房的特制展示架上。他倒了杯威士忌,坐在椅子上静静欣赏这件新收藏。铜镜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古旧的金色光泽,镜背的纹饰精美绝伦。
喝到第三杯时,周默鬼使神差地拿起铜镜,想再看看那个灵魂的模样。他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脸,起初一切正常,但渐渐地,镜中的影像开始变化。
他的脸色变得惨白,嘴角渗出鲜血,右额角有一道深深的伤口,鲜血顺着脸颊流下。最可怕的是眼睛——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和痛苦。
啊!周默惊叫一声,镜子从手中滑落。他慌忙接住,再看向镜面时,影像已经恢复正常,只有他自己惊恐的脸。
一定是喝多了。。。周默自我安慰道,但手仍然不受控制地颤抖。他将铜镜放回架上,决定明天再好好研究它。
那晚,周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。梦中他站在一个十字路口,四周雾气弥漫。许多人影从他身边匆匆走过,每个人都面无表情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。他想叫住他们,却发不出声音。突然,一面巨大的铜镜出现在路中央,镜中映出无数张扭曲痛苦的脸。。。